活躍學者獎
CPCE為嘉許積極參與學術及研究的教員,由2021年開始,每年度頒發CPCE活躍學者獎。
2022年度獲獎的教員如下:
2022年度 CPCE 活躍學者獎
|
研究及學術興趣 |
得獎者感言 |
|
徐景博士的研究興趣集中在款待和旅遊業管理(如目的地管理、主題公園和郵輪管理、餐廳管理)、消費者體驗和行為、品牌管理等方面。最近,徐景博士在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了文章,均有很好的影響因子(IF),例如 Tourism Management (IF: 12.87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IF: 10.427),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IF: 7.629),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IF: 7.608), and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IF: 4.074). |
獲頒這個獎項,我感到非常高興和榮幸,它不僅反映了我對研究的努力不懈和興趣,也代表了學院、合著者、同事和家庭成員(特別是妻子Sophia、孩子Nicholas和Christina)對我的支持。 |
|
屈大明博士的研究興趣主要是企業社會責任、公共關係、危機管理、銷售管理、混合學習、研究方法和創業學。他的大部分研究課題都與他的教學科目有關。 |
我很高興獲得 CPCE 活躍學者獎。我要感謝 CPCE 研究委員會、學院和工商及款待業管理學部。沒有他們的支持,我無法獲得這個獎項。從事研究使我能有機會與世界各地的學者合作,拓寬我的學術視野。 |
|
劉鋭業博士迄今已在國際學術期刊及專業雜誌發表了280多篇研究論文、15篇書籍的章節、3本書籍,並在國際會議及研討會上發表多篇論文。現時,他與來自5大洲逾20個國家的學者進行研究合作。劉博士的研究及學術興趣集中於郵輪、渡輪、海運、航空運輸、氣候變化的影響、航運教育和培訓、運輸歷史、可持續性問題、供應鏈管理、健康物流、遺體和區域發展。 |
我很高興獲得 CPCE 活躍學者獎。該獎項表揚了我在數量、質素和影響因子方面的傑出研究表現。我要感謝學院毫無保留的支持,讓我得以建立跨學科的研究團隊和擴展跨地域的研究網絡。我想說 :「研究是我生活中的一環!」我期待探索新研究領域,包括公共衛生、遺體、工業 4.0、北極地區、交通對環境的影響和動物管理。 |
|
譚彩鳳博士長期從事學術研究及專題計劃。她的學術研究範疇涵蓋語文教學、兩文三語教育、教學語言及政策、線上教與學、學習評估、範文為本的對話回饋、專業學習社群、教師發展及分佈式領導。她在多份國際知名的期刊中以英文發表研究結果。 |
我感到非常榮幸能連續兩年獲頒CPCE 活躍學者獎。我在此衷心感謝學院和語文及傳意學部提供一個和諧共融、活力十足、多元及充滿支持的環境,有助開展創新研究。這個環境幫助我建立自信、積極的態度及開放思維,接受新轉變。我會繼續和同事一起努力做好目前及未來的研究項目,例如師生回饋能力、面授及線上混合模式的教與學。 |
禤文輝博士 |
禤文輝博士的研究興趣包括英語語法分析、專業語篇分析、英語語法和語言教育、二語寫作、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等。他的研究興趣廣泛,涵蓋英語專業溝通、醫療傳意溝通、系統功能語言學、青少年二語寫作、語篇分析、對外漢語教學、課程設計和教材研發、研究綜述和元分析等。 |
這個獎項是對我過去幾年研究的一份特殊而重要的認可。我衷心感謝學院提供的研究環境,給我的職業生涯帶來了奉獻、快樂和榮譽。 |
|
余富榮博士的研究興趣是空調及製冷系統仿真和建築物能源績效 。
|
我能獲得這個特別的獎項,感到非常榮幸。最大的榮譽歸於我的研究夥伴,因為他們使我能夠走到這一步。謝謝! |
|
經典哲學格言「我思故我在」啟發了梁嘉誠博士進行研究的興趣。在冠狀病毒病大流行期間,一些研究問題在他腦海中浮現,例如科技如何幫助旅遊業復甦,醫療科技如何在社交距離限制下幫助患者獲取醫療服務。因此,他的研究領域包括智慧旅遊、醫療保健技術、老年人福祉和區塊鏈技術等。此外,他的論文已在多本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包括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Tourism Management、Internet Research及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 等。 |
我很榮幸獲得這個獎項。首先感謝所有曾經協助過我的部門主管和研究合作者。這個獎項將不斷提醒我曾經為這些研究付出過的努力。此外,獲得這個榮譽能激勵我在未來取得更大的成就。我由衷地感謝學院對我的研究活動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鼓勵。此外,我非常感激學院提供充足的研究編輯服務、教學支援和內部研究基金,以支持我的研究。對於未來的研究方向,我將會探索新的科技趨勢,包括區塊鏈技術和人工智能的應用,因為我堅信這些新技術能對未來的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
|
梁善軍博士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聲學超材料和超表面對聲波及能量傳播的操控,當中所涉及的理論借鑒於量子力學、光學及固體物理。 |
我非常榮幸和感激能夠成為活躍學者。很高興看到學院在綠色能源、電動汽車、無人機、綠色建築、交通等領域的實踐和前沿研究。獲頒這份榮譽,讓我更有動力在聲學超材料和物理聲學方面探索更多的課題 。 |
|
曾偉洪博士對有關家庭暴力、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心理健康、社會影響和社會資本評估、兩性關係、男性心理、社會工作教育、文化及權力等領域具有深入的研究經驗。 |
我衷心感謝社會科學、人文及設計學部學部主任陳振光教授、學部副主任方奕霖先生、學部副主任李穎博士和學部副主任張海活先生對我研究的全力支持。特別鳴謝李穎博士提名我,讓我獲得這個有意義的獎項。我也要向我的研究團隊致敬,感謝他們在尋找資金和推行研究方面的巨大貢獻。 |
|
鄺英豪博士的研究興趣包括政治傳播、社會運動、電子管治及香港澳門比較研究。 | 我十分榮幸獲得活躍學者獎。我衷心感謝學院及社會科學、人文及設計學部對我的肯定,也希望與學生分享這份喜悅。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及鼓勵,令我於研究領域繼續前行。 |
有關CPCE 活躍學者獎的歷屆結果,請瀏覽以下連結: